解锁鄂州!不可错过的九大宝藏景点

2025-02-25

历史文化之旅

西山风景区:古韵与自然的交融

西山风景区位于鄂州市鄂城区中心城区,北临长江,与黄州赤壁相望;南濒洋澜湖 ,宛如一颗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。这里总面积为 2.53 平方公里,集雄险秀幽奇旷于一身,是长江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湖北省首批四大风景区之一,享有 “楚门东户”“古都明珠” 的美誉。

西山古称樊山,历史源远流长,名胜古迹星罗棋布。三国时期,吴王孙权在此治国理政,西山成为他讲武修文、避暑郊天、游猎宴饮的重要场所。晋代高僧慧远在此参禅,留下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印记。抗金名将岳飞也曾在此留下踪迹,还有历代名士陶侃、庾亮、李白、苏轼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陆游等,他们或讲经布道,或习武修文,或游猎宴饮,或避暑隐居,为西山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。他们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和传世墨宝,如璀璨星辰,照亮了中华文学艺术的天空。

古灵泉寺,又名 “西山寺”,是西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,也是中国佛教 “净土宗” 的发祥地。它始建于东晋太元年间,由高僧慧远所建。寺内建筑风格独特,一堂(文殊师利堂)、三泉(滴滴泉、涵息泉、活水泉)、六殿(天王殿、拜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武圣殿、念佛殿)错落有致。殿堂采用砖木结构,莲花斗拱,飞檐射脊,红椽彩厅,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,庄严肃穆。大雄宝殿内,数十尊罗汉菩萨形态各异,或坐或卧、或动或静,他们的面容栩栩如生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佛教故事,让人不禁心生敬畏。

松风阁同样闻名遐迩,它在西山古灵泉寺附近,海拔 160 多米。这里古称樊山,曾是孙权讲武修文、宴饮祭天的圣地。宋徽宗崇宁元年(1102)九月,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,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。夜晚,他们在此留宿,松涛阵阵,如天籁之音,黄庭坚听后诗兴大发,挥毫写下了著名的《松风阁》诗。《松风阁诗帖》是黄庭坚晚年的巅峰之作,其笔势纵横捭阖,长波大撇,提顿起伏,一波三折,意韵无穷,可与《兰亭集序》《祭侄文稿》相媲美,被后世誉为 “天下第九行书”。此后,这座亭阁便被命名为松风阁。如今,当我们走进松风阁,仿佛还能看到当年黄庭坚挥毫泼墨的身影,感受到他那洒脱不羁的文人气质。

鄂州市博物馆:穿越时空的历史长廊

鄂州市博物馆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,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沧桑巨变。它的规模宏大,馆区占地面积达 3 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 2.1 万平方米 。其建筑风格独具匠心,整体为仿汉高台建筑,古朴而不失大气,厚实又尽显典雅,与鄂州的历史文化氛围相得益彰。

馆内设有多个特色展馆,每一个展馆都像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。鄂楚历史文化馆以鄂楚发展史为主线,展示了鄂州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 400 余件珍贵文物。这些文物犹如时光的碎片,拼凑出鄂州从蛮荒时代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陶器、精美的青铜器,它们见证了鄂楚大地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、创造文明的辉煌岁月。

三国历史文化馆则以三国历史发展为主线,通过 500 余件鄂州出土的三国六朝文物,生动再现了吴都的历史风貌。公元 221 年,孙权改鄂县为武昌(今鄂州)并建都于此,这里成为了东吴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公元 229 年,孙权迁都建业(今南京),但武昌仍作为吴国的 “西都”,战略地位举足轻重。在这个展馆里,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兵器、铜镜、瓷器等,它们见证了那个英雄辈出、战火纷飞的时代,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三国的历史风云之中。

观音阁:长江上的千年传奇

观音阁,这座被誉为 “万里长江第一阁” 的传奇建筑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长江鄂州段的龙蟠矶上 。它坐东朝西,逆水而立,仿佛一位坚毅的勇士,历经了无数次狂风暴雨、洪水肆虐,却依然屹立不倒,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。

观音阁的建筑风格独特,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。它的基座用长 60、宽 20、厚 25 厘米的条石层层垒成,厚达 1 米余,坚固无比。阁身则以红石青砖砌就,充满了古朴的韵味。阁内空间布局精巧,一亭三殿二楼错落有致,总面积 300 多平方米。自西向东,依次是观澜亭、东方朔殿、观音殿、老君殿和纯阳楼、寅宾楼,另外还有客堂、丹房、斋厨等附属建筑,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
观音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,它始建于元至正五年(1345 年),由当时的武昌行政长官铁山在宋代小庙的基础上,垒石成台创建而成。此后,在明嘉靖六年(1527 年)毁损后,知县许穑卿进行了重修并有增建。由于长江洪水频发,明、清及民国时期又多次对其进行修葺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观音阁历经磨难,却始终顽强地屹立在长江之中,成为了长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
关于观音阁,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。相传,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称帝前夕,听闻有黄龙蟠卧于江中巨石上,逗留数日才离去,于是便将此处礁石取名为 “龙蟠矶”,观音阁就建在这龙蟠矶之上。也有人说,观音阁是为了镇住长江水怪,保佑过往船只平安而建。这些传说为观音阁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,让它更加令人神往。

自然风光探秘

梁子湖生态旅游区:梦里水乡的诗意画卷

梁子湖,这颗镶嵌在江汉冲积平原东南边缘的璀璨明珠,是湖北第二大淡水湖 ,湖面辽阔,水域面积达 42 万亩,东西长 82 公里,南北长 22 公里,由 316 个湖汊组成,流域面积 3260 平方公里,常年平均水深 3 米,北有 45 公里长港与长江相通 。它以 “清、旷、秀” 为特色,享有 “世外桃源、梦里水乡” 的美誉。

梁子湖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,令人陶醉。金牛盆、黄茑嘴等景点各具特色。金牛盆水域宽阔,湖水清澈见底,在阳光的照耀下,波光粼粼,仿佛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跳跃。周边的山峦连绵起伏,绿树成荫,倒映在湖水中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黄茑嘴则以其独特的地形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。这里的湖汊纵横交错,水草丰茂,是众多水鸟的栖息地。每年春秋两季,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停歇、觅食,它们或在空中翱翔,或在水面上嬉戏,为梁子湖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。

梁子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,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古迹。长山瓦窑海遗址见证了古代陶瓷工业的辉煌,那些古老的窑址和出土的陶瓷制品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沧桑。点将台则与历史人物有关,相传三国时期,蜀国名将关云长曾在此屯兵,点将台上似乎还能看到他威风凛凛的身影。张家楼房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1942 年 - 1945 年,李先念、王震、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设立司令部,指挥鄂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,这里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让我们对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肃然起敬。

莲花山旅游区:湖光山色中的灵秀之境

莲花山位于洋澜湖畔,三面环湖,峰峦叠翠,楼阁嵯峨,万木葱茏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鄂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,自古就是名人雅士推崇的观光胜地,素有 “襟怀巨峰,魂牵梦绕” 之美誉 。

莲花山的自然风光独具魅力,山上植被茂盛,四季常青。漫步在山间小道,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,让人神清气爽。山间的清泉潺潺流淌,泉水清澈甘甜,掬一捧泉水,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,感受着那份清凉与惬意。登上山顶,俯瞰整个莲花山,洋澜湖的美景尽收眼底。湖水碧波荡漾,湖面上船只往来穿梭,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,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。

元明塔是莲花山的标志性建筑,八角十一层,雕梁画栋,飞檐翘角,巍峨挺秀,金色琉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被誉为 “江南第一塔”。登临塔顶,凭栏远眺,视野开阔,风光一览无余。远处的城市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;近处的湖泊波光粼粼,绿树成荫。微风拂面,让人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舒畅。

碑林也是莲花山的一大特色景点,这里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碑林之一。碑林中收藏了众多古今名人的书法作品,真草隶篆,应有尽有。漫步在碑林之中,仿佛置身于一个书法艺术的殿堂,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,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这些书法作品或刚劲有力,或飘逸洒脱,或古朴典雅,每一幅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,让人不禁为之赞叹。

红莲湖:出水芙蓉的浪漫之湖

红莲湖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鄂州的大地上。它峰峦叠翠,碧水含烟,湖堤、湖岸蜿蜒曲折,湖汊、半岛相互掩映,享有 “红莲独秀” 的美誉 。

红莲湖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一片片红莲花田。每到夏季,红莲盛开,满湖的红色花朵如出水芙蓉,娇艳欲滴。微风拂过,花朵轻轻摇曳,散发出阵阵淡雅的清香,让人陶醉其中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红莲与碧水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,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绚丽的色彩描绘出的浪漫之景。

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,红莲湖还设有多个娱乐区域,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。在这里,你可以挥杆垂钓,享受那份宁静与惬意,感受着鱼儿上钩时的喜悦;也可以在湖边漫步,欣赏着湖光山色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放松身心。此外,红莲湖还有情人岛、生态园等特色景点。情人岛是恋人们的浪漫之地,岛上绿树成荫,环境清幽,漫步在岛上,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,让恋人们的感情更加深厚。生态园则是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,这里种植了各种珍稀植物,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还能增长知识,了解大自然的奥秘。

城市休闲打卡

凤凰广场:城市的活力之心

凤凰广场,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湖北省鄂州市区东南隅巽宫,悠然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洋澜湖畔 。这座广场占地面积达 12 万平方米,规模宏大,气势非凡。

广场中央,那座醒目的标志性建筑 —— 金凤腾飞,格外引人注目。城标主体是一只耀眼的金凤,在光焰万丈的朝阳之上,欲展翅腾飞,其造型壮美,栩栩如生。荆州作为楚人的故土,楚人对凤极为尊崇,视凤为至尊、至善、至美的神鸟,惯以凤鸟为图腾。鄂州古城以金凤腾飞为城标,既鲜明生动地体现了楚地先民们尊凤崇火的历史渊源,又突出展示了如今古城人民意气风发、拼搏腾飞的精神风貌。

凤凰广场以古城墙、古城楼、古护城河为大背景,以展示楚文化为主题,依势而建,构思独到精妙。这里绿化小区与硬覆盖错落有致,漫步其中,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园林。广场上,人工音乐喷泉灵动跳跃,外伴人工半月池,与洋澜湖相连,水天一色,远山如黛,云水渺渺,亭台楼阁错落其间,游人们穿梭其中,构成了一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 “天人合一” 的优美图景,让人不禁陶醉其中,心旷神怡。

凤凰广场还是鄂州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。平日里,这里热闹非凡,人们或散步聊天,享受着悠闲的时光;或在广场上放风筝,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,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每到节假日,广场上还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,如文艺演出、民俗展览等,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和参与,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文星塔:历史的守望者

文星塔,这座承载着鄂州历史文化的古老建筑,静静地矗立在鄂州市中心南浦路与文星路交汇处 ,宛如一位忠诚的守望者,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。

它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(公元 1542 年),由知县谌谦与教谕朱瓒为激励学子奋发读书而建,后废。清代康熙七年(公元 1668 年),知县熊登看到文星塔渐渐颓废,于是易地在学宫南隅 “距旧址六十步” 处重建。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,文星塔依然保存完好,是鄂州市现存的唯一古塔,也是湖北省唯一保存至今的大型楼阁式塔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文星塔高约 23.13 米,共有 5 层,由塔座、塔身和塔尖三部分组成。塔座高 2.25 米,直径 8 米,基座边长 7.5 米,用条石垒砌而成,坚固无比。从塔座到塔顶均为八角形状,造型独特。塔身为青砖木料飞檐式建筑,属八角攒尖顶式砖塔,计高 19.08 米,每层间均有石阶十级相连,游客可拾级而上,直登塔顶,俯瞰鄂州城的美景。塔顶高 1.8 米,塔刹铁铸,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耀着古朴的光芒。

塔每层有四门四窗,合八方四门,可通观八面。塔身正南门镶碑上镌有 “文锋” 二字,书法古朴秀逸,笔锋刚劲有力,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。站在文星塔下,仰望这座古老的建筑,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。它不仅是鄂州历史文化的象征,更是鄂州人民心中的精神寄托。如今,文星塔周围修建了文星园,集万年台、牌楼及小游园为一体,成为了一处古风浓郁的休闲场所,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,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美。

葛山风景区:城市中的宁静绿洲

葛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鄂州市境内,距离市中心约 7 公里 ,宛如一片宁静的绿洲,镶嵌在城市的边缘。它海拔 162 米,在 30 余群峰的护持下,“突起一峰插南斗”,俯视众山,一枝独秀,尽显雄伟壮观之姿。

葛山因东晋道教著名炼丹家、医学家、著名学者、一代文化宗师葛洪而得名。一千多年前,葛洪云游至此,环视四周,见这里薄雾缭绕,如入蓬莱仙境,遂认定此处为宝地,便在此开炉炼丹、授徒传道。通过多年苦心修炼,广结善缘,葛洪终于得道成仙。从此,葛山便成为了鄂东南道教圣地之一。

葛山景色贵在天然,现有森林公园面积近千余亩,植有松、杉、竹、柏等林木,森林连续面积已达 3000 亩,草木覆盖率在 85% 以上,具有良好的森林风景条件。山之东北陡峭峻拔,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挑战;山之西南幽雅秀丽,仿佛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。山上仙洞、奇石、林泉遍布,曲径通幽,数处飞檐凌空的寺观,步移景换,气象万千。它融山、寺、洞、林、泉、石为一体,集天地灵秀于一身,林木幽深,空气新鲜,气候宜人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山上常温低于山下 3 - 5℃左右,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。

登上葛山,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,一路上绿树成荫,花草繁茂,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,让人神清气爽。山间的清泉潺潺流淌,泉水清澈见底,掬一捧泉水,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,感受着那份清凉与惬意。途中,还能看到许多与葛洪有关的遗迹,如葛洪洞、洗药池等,这些遗迹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葛洪在此炼丹行医的故事,让人不禁对这位古代先贤心生敬仰。

到达山顶,极目远眺,鄂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。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车水马龙,展现出城市的繁华;近处的山峦连绵起伏,绿树成荫,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。山顶上的葛洪观,飞檐斗拱,气势恢宏,是鄂东南的道教名观。走进观内,香烟袅袅,钟磬声声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祥和。在这里,你可以静下心来,聆听道士们诵经祈福的声音,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,让心灵得到一次洗礼。